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听说呼吸也要进行训练时,
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但对于中国1亿慢阻肺患者(每100个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有13个慢阻肺患者,每100个广东人中有9个)来说,“呼吸训练”并不是新鲜词,也不是新鲜事。他们因深受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的困扰,深知呼吸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学习如何呼吸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呼吸训练帮助慢阻肺老患者脱离呼吸机
今年80岁的祝爷爷,已经有20年的慢阻肺病史,今年5月27日,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被收入院,当时爷爷意识不清、气促加重、全身紫绀、因呼吸上不来而大声嚎叫,有呼吸性酸中毒,情况十分危急,面临生命危险,必须24小时佩戴呼吸机。
6月6日,康复中心开始介入心肺物理治疗。从康复治疗师陈杰妮和李芸江为祝爷爷做的康复评估中看出,祝爷爷呼气时间短,二氧化碳潴留在肺部,重度呼吸困难,呼吸肌功能很差。
陈杰妮、李芸江制定了在严密心电监测下的康复运动计划,将病程分为24h无创通气、吸氧+间歇性无创通气、低流量鼻导管给氧三个阶段,每阶段均有不同的干预手段,而贯穿始终的是呼吸肌训练、呼吸模式调整、呼吸方法和咳嗽技巧训练以及提高整体心肺耐力的有氧运动指导。
经过一个月的呼吸训练,一直以来均需佩戴呼吸机的祝爷爷可以完全脱离呼吸机,正常、轻松聊天了;吸氧下可以在室外步行20m,而此前祝爷爷已卧床半年没下地!
错误呼吸危害健康
所有人都需学习正确呼吸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错误的呼吸方法会带来危害,例如用嘴呼吸,空气没有经过鼻腔而直接被吸入体内,使病菌、异物直接附着于咽喉部,甚至可能进入肺部,增加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的风险。
而且,错误呼吸方法导致氧传输不足,不仅仅损伤心肺系统,还会实质性损伤所有器官系统。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呼吸训练,能帮助慢阻肺患者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
事实上,随着年龄增长,肺活量会逐年下降,所以普通人也应该注重呼吸功能训练,有意识地锻炼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延长寿命。
如何正确呼吸?
怎样训练呼吸?
康复治疗师真人出镜,手把手教大家两招呼吸法和一套训练操:
呼吸法一:缩唇呼吸(吹笛样呼吸)
先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巴慢慢地呼气,此时,嘴巴类似于吹笛子撅圆。吸吐比为1:2或1:3。
★ 吸吐比怎么计算?
治疗师支妙招:鼻子吸气时,心里默念1、2;圆唇吐气时,以相同频率在心里默念1、2、3、4,或1、2、3、4、5、6。
呼吸法二:腹式呼吸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鼓起肚子,呼气时最大限度地收缩腹部。

★ 腹式呼吸要领小口诀: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先呼后吸,吸鼓呼瘪;呼时经口,吸时经鼻;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呼吸训练操:全身性呼吸训练操
动作一:立位吸气,前倾呼气

动作二:单举上臂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动作三:侧平举上肢吸气,双臂下垂呼气

动作四:前平伸上肢吸气,双手压腹呼气

动作五:抱头吸气,转体呼气

动作六:立位上肢上举吸气,蹲位呼气

动作七:腹式缩唇呼吸

★ 呼吸操开始前及结束后,放松心情,站定,平静呼吸。每个动作做一次。除动作七外,其他动作的呼吸可自由选择缩唇呼吸或腹式呼吸。
康复治疗师建议:呼吸训练每天练2次,每次10-20分钟。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呼吸法和决定是否做呼吸操(身体不便时可只训练呼吸法)。
祈福医院康复中心可开展的肺康复训练
1、健康人肺功能早期筛查与健康管理;
2、术前和术后患者心肺功能预康复;
3、慢阻肺患者的心肺康复与健康教育;
4、撤离呼吸机困难患者的心肺康复;
5、肿瘤患者的心肺康复;
6、重症患者心肺功能评估与康复;
7、行气管切开患者的心肺康复及拔管前堵管训练。
主要设备:
1、肺功能测试系统:用于呼吸功能检测与呼吸训练,强化慢性病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用于用力呼气肺活量、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峰值吸气流量、峰值呼气流量的测定。
2、体外膈肌起搏器:膈肌起搏通过功能性电刺激(FES)膈神经引起膈肌有规律地收缩,无创伤性。适用于膈肌康复训练治疗、顽固性呃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康复辅助治疗。
咨询电话:84518222转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