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夏令养生亦应顺乎于正阳,而非耗损阳气。《寿世保元》中说:“夏日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中医养生讲究顺应时节,暑天不避暑,暑汗赛黄金,该出汗时就出汗,以热治热“热养生”,三伏天最佳养生方法是:“热着过”。
热养生第一式:喝热茶
现下的小年轻,夏日冰饮不离手是常见的事,以为这就是一种最解暑的方式,其实喝冷饮只能消除当时的热气,暂时降温,但并不能解渴。
据研究表明,喝热茶才是最解暑的方式之一,饮用一杯热茶9分钟后可使人体降温1~2℃,并维持15分钟以上。喝热茶不仅消暑解渴,还能帮助汗腺排汗,达到提高脾胃运行的作用,帮助全身均匀散热。所以,喝冷饮不如乖乖喝一杯热茶,既养生也消暑。

夏天大家都喜欢吃点冰棍、喝杯冰可乐、来点凉面之类的,然而凉爽的畅快仅停留在嘴上,却给肠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当冰冷的食物进入肠胃,会使脏腑生寒,负责内脏知觉的自律神经系统迟滞,无法将体内的变化信息传达至大脑中枢,更多的冷食只会造成胃部紧缩、疼痛,引发肠胃问题。推荐夏日可适当吃点热食,例如食用一些炖煮的食物,或者在热茶中加入姜片,生姜茶可帮助发汗解表,有助于滋养阳气,是夏日不错的推荐。
热养生第三式:热水澡
在炎热的夏日外出归家,很多人选择第一时间冲一个凉水澡,然而凉水澡完只是一时凉快,因为遇凉的原因皮肤毛细血管变细,人体反而会觉得更热。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缓一缓,再洗一个热水澡,热水澡有利于毛细血管扩张,帮助身体散热,解除疲劳。建议热水澡的温度控制在30℃左右为宜,还可以热水毛巾擦一下脸或身体,帮助身体排汗降温,擦去身体表面的灰尘也让皮肤更为透气,人就更清爽舒服了。
热养生第四式:热水泡脚
夏日热养生还建议以热水泡脚。建议每晚临睡前用40℃左右温水浸泡双脚,水淹没踝关节处为宜,浸泡15~20分钟至身体微微出汗。这种方式可促进汗液排出,增强汗腺的功能,提高人体的耐热能力。同时热水泡脚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促进睡眠,还能缓解腰背疼痛。
夜里睡觉如需要开空调的家庭,建议穿上一双薄袜,防止脚部着凉。
热养生第五式:热运动
夏天这么晒,很多人想着就不需要运动出汗了吧,毕竟坐着也能出汗。其实被动出汗和主动出汗是两回事,适量运动对人体确实有很好的养生作用。我们可以避开太阳最猛的时候,选择在清晨和傍晚进行小量的户外运动,例如耍耍八段锦、太极拳,适当快走、慢跑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
热养生第六式:艾灸
点击链接了解视频介绍
https://v.qq.com/x/page/d089651kwzo.html
夏日是自然界阳气最重之时,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可补益人体阳气。同时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达到温补的效果。
在施灸时,人体会出汗,闷热之气会随着汗液宣泄而出,积蓄一冬的邪气也得以散发,还能养生消暑。
祈福医院治未病科顺应天时,推出三伏脐疗三大套餐,运用独创面饼灸(脐疗),配合药物以艾灸温通过经络传导,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力、改善体质的作用,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配合刮痧和中药穴位贴敷,活血化瘀,平衡脏腑功能,排除体内热气、湿气及浊气,为身体蓄存满满健康正能量。如果你也有需要可前往科室了解咨询。
脐疗适应症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慢性咳嗽、慢性鼻炎、哮症、喘症、体虚易感等。
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腹痛、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及体虚怕寒等。
其他:颈腰椎疼痛、肩周炎、儿童3岁以上体质偏虚、产后体寒及产后头痛等亚健康疾病。
开单科室:祈福医院2号楼三层南治未病科
咨询电话:84518222-5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