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患者被救起
却陷入动脉重度狭窄困扰
每当谈起这件事我都深感遗憾。43岁的李强(化名)是广州的一名务工者,家里的顶梁柱,经济条件不太好。当天晚上,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已经是不能言语,右侧肢体瘫痪了。我们立即给他做了相关检查,确诊是脑梗塞。幸好送医及时,为我们针对性治疗和常规药物起效都争取了很大的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在检查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时候,我们发现李强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重度狭窄,再次中风的风险非常高。这种情况就面临药物保守治疗和介入手术植入支架治疗的选择。考虑手术存在一定风险,费用高,而且他还处于壮年,我建议他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只要定期复诊,预后应该还是相对乐观的。但他知道情况后,经常忧心:“不会再发生什么意外吧?”“会不会又再次瘫痪?”“照您目前的康复情况,只要规律服药是没有问题的......”在我的一再劝说下,李强放下心来,对我和我们科室也是充满了感激,两周后出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痛心,辛苦救下的人
后半生只能是个半残人
本来医生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技术,从死神手中抢回生命的时候是非常欣慰的。尽管也已经面对过很多生死,但对命运开的玩笑有时候也会措手不及。一个月后,李强再次入院,右侧肢体全部瘫痪,不能言语,只能在床上躺着。
“叫他听您的话,他嘴里应着,出院后却到处打听动脉支架的事要做手术。本来家里就没钱,他还各种折腾。那个支架放进去才几天,人就瘫了。之后我就到处求医,最后感觉还是季主任你们这里好。季主任,拜托了,求您救救他吧,他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妻子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再次走到这个本该行动自如的人跟前,却已是回天乏术......
特定情况
药物保守治疗成首选
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动脉狭窄,是很常见的情况,所以很多病人担心斑块脱落导致中风。目前全世界首选药物治疗,控制血脂,定期复查。根据多项研究,把斑块控制住不增大,是完全可能的。
如果存在严重的动脉狭窄,大脑的三级侧枝代偿动脉会有代偿供血,保证大脑的供血供氧,只要这个过程是慢性的,代偿好,那就不影响功能,不影响生活。目前也有先进的影像学技术评估代偿的供血是否充足,代偿充足就不需要介入手术。
介入支架需谨慎
严格把控适应征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很先进的手段,目前多用来处理急性脑血管病的急症、危重症这些情况,尽管费用高,但也让很多患者重获新生。同时,脑血管病的介入手术因为才刚刚起步,脑血管分布的复杂性以及脑血管壁的特殊结构,导致该手术的风险很高。因此必须要严格把控好手术治疗的适应征,保证手术安全。不是所有的动脉狭窄都需要做介入支架植入术,也不是所有的动脉狭窄都能做介入支架植入术,特别是对于没有临床症状的血管狭窄的患者。李强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放了支架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支架植入后再次闭塞,或者再次狭窄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要求患者在术后严格遵照医嘱,规律用药。如果不规律用药也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另外,支架一旦植入不能取出,但支架的使用寿命为15到20年,超过有效期后如何处理还没有文献报道。所以对于青年人的动脉狭窄,尽量选择保守治疗。所以我们一直对李强感到很惋惜。
我们神经内科是以临床症状、病人康复作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单纯的以纠正动脉狭窄为目的。
严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推荐最适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负责,为生命护航!
专家介绍
季燕
神经内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神经病学硕士
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曾在南方医科大学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进修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老年性痴呆,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血管病、痴呆、脊髓病变、帕金森病、颈椎病、眩晕、周围神经病变及神经心理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