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目前,全世界约有3.55亿关节炎患者,其中1.9亿人患骨关节炎。其中,尤以膝关节炎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关节畸形,严重者导致关节残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祈福医院骨科中心王延斌主任表示,膝关节炎的发生与衰老、肥胖、炎症、创伤、关节过度使用、代谢障碍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治疗上提倡阶梯性治疗,及时就医可提高生活质量。
什么是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又称老年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有患者表现为膝盖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
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
如何判断是否有膝关节炎?
王延斌说,膝关节初期症状较轻,不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所以,一旦出现以下几种现象就需引起警惕:
膝盖反复疼痛;
无法上下楼梯,蹲下站起受限;
膝关节活动时发出“咔嚓”声响;
膝关节反复肿胀;
阴天下雨,膝关节总不舒服。
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应立即到骨科就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延斌指出,对于膝关节炎的治疗,整体原则是减轻症状,延缓疾病发展进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科学的方法是采用阶梯式治疗,就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的长短,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2018年版《骨关节炎诊疗指南》首次提出了阶梯化的治疗理念和策略。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膝关节炎治疗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根据病情从轻到重,治疗方法也呈阶梯式提升。

第一阶梯:基础治疗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运动治疗、物理治疗及运动辅助。通过这些方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和过量的高强度活动,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延缓疾病的进程。第二阶梯: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等。口服药物主要有缓解急性期疼痛症状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改善软骨代谢的药物以及抑制炎症作用的药物。外用药物如膏药等能缓解疼痛症状,关节腔内注射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可延缓关节面软骨的磨损,减轻疼痛症状。
第三阶梯:修复性治疗
包括关节镜手术、截骨矫形术、微创单髁置换术。
关节镜手术
对于合并有半月板撕裂或游离体的病人,关节镜手术效果显著。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很多患者术后疼痛即刻得到明显缓解。
截骨矫形术
有下肢内外翻畸形(比如“O”型腿或“X”型腿)的患者,往往出现膝关节内侧或者外侧的疼痛。通过截骨矫形,减轻关节软骨磨损,大部分患者均能保留自己的膝关节,避免再次出现疼痛和疾病发作。
微创单髁置换术
对于软骨磨损比较严重、但没有明显内外翻畸形的患者,可采用微创单髁置换术。手术是给磨损的一侧加个垫片,让磨损的骨头和其他骨头不直接相互摩擦,从而减轻疼痛。
第四阶梯:人工关节置换术
对于关节磨损严重、上述治疗手段均无效的患者,可采用人工关节表面置换术,这是目前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能彻底治疗骨性关节炎,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保护我们的膝关节呢?
首先,控制体重。
体重减轻了,关节受压力减小,自然不易磨损。
其次,科学运动,少做剧烈运动,适当不过度。
少做弹跳、深蹲、爬山等对关节损伤大的动作;使用跑步机时,步调要与跑步机速度协调,以免膝关节和肌肉跟不上,对半月板和膝软骨造成损伤;在打篮球、踢足球时,如果急停、扭转等动作不规范或者用力不对,也会造成半月板和交叉韧带的损伤。
再次,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平时不穿高跟鞋,不蹲着择菜、洗衣,不跪着擦地板、不坐矮板凳、少走楼梯,若要上下楼,要借助扶手,注意防寒湿,保暖。
最后,建议将游泳作为强身健体的主要方式。
游泳对膝盖没有明显的损害,且能够使全身肌肉得到锻炼。
专家介绍

王延斌
骨科中心主任兼创伤骨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副会长,广东省医院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及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及工伤鉴定专家库成员。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在三甲医院从事骨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擅长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柱肿瘤、脊柱侧弯的微创及手术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研究。能熟练开展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置换手术,在骨盆及四肢复杂骨折的处理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熟练开展骨科复杂及高难度手术,手术成功率高。
荣获第二届“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