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玉
“肿瘤转移”,对肿瘤不太了解的患者每每看到这些字眼,就心灰意冷,认为生命的列车即将驶入终点站。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癌症转移后都无药可救,根据癌症类型和分子、免疫标志物等特点,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部分患者仍可延长生命周期。近期,潮汕69岁的黄阿叔和番禺74岁的周大爷,确诊肺癌脑转移后一度想放弃治疗。广东祈福医院肿瘤一科张红玉主任团队从基因分子靶向方面着手,结合患者基础身体状态作精准治疗,癌症得到控制,相关并发症缓解,生活质量得以提升改善。
突发“中风”,
根源竟在肺部?
“左肺上叶肺癌”“右侧颞叶转移瘤”……2022年8月,一纸诊断给了汕头的黄阿叔当头一棒。他是位老渔民,有四五十年的抽烟史,这天在海边散步时,却突然感觉左侧肢体无力,话也说不利索,告诉家人后,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中风了”。在广州工作的儿女急忙把他从老家接来广东祈福医院治疗。
然而,到院后头部MRI检查发现,黄阿叔并非“中风”这么简单。检查提示脑内周围水肿明显,多发占位性病变,考虑转移性肿瘤。因为阿叔长期吸烟,随即又行胸部CT,果不其然,检查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最终确诊为肺腺癌。并转移至脑部,形成脑疝从而压迫脑中线,导致肢体无力、说话不清,甚至可能引起呼吸心跳骤停,情况危急。
家人得知这个结果后难以接受:“都转移了,没希望了吧?不行的话我们就回老家准备后事,不治疗不折腾了。”
胸部CT提示:左肺肿块
脑部核磁提示:右侧颞叶转移瘤可能
基因检测是关键
肿瘤一科主任张红玉认为,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癌肿,同时也是研究最深入的一个癌肿,治疗方法较多,比如有敏感靶向突变或免疫获益优势人群治疗效果就非常不错,不能这么草率就放弃治疗。
图源站酷海洛
精准治疗,
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长生存机会
无独有偶,番禺区74岁的周大爷也因“中风”入院,肢体乏力、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家属要求做“急性脑梗死”治疗,却查出是肺癌脑转移所致。询问得知,原来周叔早在一年前就发现肺癌,但他认为患癌即被“判死刑”,听天由命,任其一路恶化。经张红玉主任团队接诊后,周叔的基因检测发现有一区FR2858R突变靶点,可从针对性靶向治疗中获益,后给予奥希替尼口服靶向治疗,一个月后患者可自行走路,病症得到控制,但张红玉还是惋惜表示:“如果去年就来治疗,预后效果会更好。”
张红玉介绍,除咳嗽外,不少患者因脑转移出现头痛头晕、突发偏瘫等到急诊、神经内科看病,才发现肺部占位。建议大家每年都定期体检,筛查癌症风险,特别是有长期抽烟个人史或肺癌家族史的患者。(4毫升血筛查肿瘤)
另外,很多癌症患者在得知患癌后,往往对生活丧失信心,不积极治疗,觉得治疗就是浪费钱。其实,当下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都有可能让患者实现临床治愈或长期带瘤生存。“这种治疗不把完全消灭肿瘤作为目标,而是将重点放在控制肿瘤上,让患者带瘤生存,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张红玉指出。
在广东祈福医院肿瘤一科,医护团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以肿瘤化疗、免疫治疗、胸/腹腔热灌注化疗、动脉插管介入栓塞/化疗为基石,建立了消化道肿瘤、肺癌、乳腺癌MDT团队、消化道肿瘤营养评估小组及宣教小组,以及心理辅导团队,已帮助众多患者成功抗癌,是“肿瘤可治”的最好见证。
本文指导专家
张红玉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分委员、广州抗癌协会大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肿瘤营养学会委员、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乳腺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2年至今一直从事肿瘤内科临床工作。2015年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进修学习1年,擅长结直肠、胃胰等腹部恶性肿瘤、妇科及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擅长通过专业知识就病情对患者进行心理辅疏导及营养康复指导。2017年开始独立带组,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诊疗方案的制定及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2020年开始担任肿瘤一科副主任,协助科主任负责科室医、教、研以及市场开拓等管理工作。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温馨提醒: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