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记者 陈艳 通讯员 李梅
每隔4个小时就要去吐一次脓水,否则人可能会被憋死。你能想象到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吗?武先生这位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就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折磨长达八年之久。棘手的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法是切除肋骨,而且仍有一半复发几率。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广东祈福医院徐建阳教授采用一种微创方法、不需切除肋骨即可治疗该病。
提醒:预防胸膜瘘,从慎用抗生素开始
哪些人容易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呢?徐建阳主任称,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结核、肺癌等手术后的病人容易患该病。他们做了手术后发生胸腔感染就会出现胸膜瘘。“主要原因是手术前后抗生素发生耐药,最终导致炎症迁延不愈。” 徐主任建议,在手术前最好做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培养,同时保证手术过程的精细和术后的护理,以预防止术后发生胸膜瘘。
案例
36岁病人
每四小时吐一次脓水
今年36岁的武先生是沈阳人,14年前因为先天性肺囊肿,左肺全部切除。可是手术8年后,缝合的支气管出现了瘘口,被诊断为“左主支气管胸膜瘘”。“从此我就过上了痛苦难忍的日子。”因为气管的瘘口,导致长期炎症刺激,产生了许多脓液,这些脓液又排不出去,要通过弯腰才能吐出来,他告诉新快报记者。
“基本上每过四五个小时就要找个没人的地方弯腰咳出水来。一次一般有150毫升的脓水。如果到时间不吐,因气管中都是脓液,人就有窒息样的感觉!好几次晚上睡觉时差点被憋死!”武先生不无恐惧地回忆说。
广东祈福医院胸外科主任徐建阳也告诉记者,个别胸膜瘘患者就是因夜间睡觉,不能及时“吐水”导致窒息死亡。
旧方法 切肋骨后或成残疾人
“这个病让我晚上睡觉不敢翻身,不敢睡得太死,怕脓液跑到右边的支气管去,平时腰也不敢弯,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武先生从发现疾病到求医,六年多来辗转了沈阳、北京、上海多家大医院就诊都没有得到满意的治疗。
“很多医生都告诉我,唯一的治疗手段就是分期把左侧的肋骨截除,但这样会使左胸廓全部塌陷。”武先生说,这种治疗方法太过残忍,手术后不能保持直立,站着就向左边歪斜,相当于一个残疾人。“关键是,这种治疗方法还有50%的复发率!”武先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
新方法 不切肋骨少复发 广州获治
偶然机会,武先生在网上看到广东祈福医院徐建阳主任回答网友问题时指出他有办法治疗该病,且不需要切肋骨。通过网上详细咨询后,他重燃希望,飞来广州治疗。
徐建阳主任称,“支气管胸膜瘘”一直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他对手术进行研究创新,首先采用微创的方法,可保证胸廓完整,避免了开胸术后胸廓塌陷畸形的后果,只需要开一个6厘米的创口即可;其次,将瘘口进行修补,并植上带有血管的瓣膜,这样植入的瓣膜拥有自我修复能力,可降低再次发生瘘口的可能;最后,对炎症部位特殊处理彻底杀菌,防止炎症的迁延不愈。
徐主任称,已开展43例同类手术,最长的一倒已达16年,没有一例出现复发。但由于武先生就诊较晚,病程太长,其病变位置纤维瓣增厚,解剖结构也发生变化,增加了手术风险,术后做了5次细菌培养显示均为阴性,手术终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