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主任团队往期手术图
01一场摔倒背后的生死博弈!
97岁的张奶奶(化姓)在家中轻轻一滑,右侧髋部着地,瞬间无法站立。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广东祈福医院急诊科,骨盆CT示:右侧股骨粗隆间及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髋部严重受损,随后转入骨伤一科住院。
入院后,专科检查:右髋部肿胀,右下肢呈外旋畸形,局部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擦感,纵轴叩击痛阳性,右髋活动障碍,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高龄患者应该保守治疗。但骨伤一科李燕南主任指出,卧床会导致褥疮、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每一项都可能致命。李主任补充:不少高龄老人髋部骨折后,经过手术治疗,能够重新站起来,既减轻身体痛苦,又提高了生活质量。建议早期手术,快速康复。
02厉害了!24小时重燃站立希望
面对超高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多重风险,骨伤一科经全面评估、多学科讨论,
为张奶奶量身定制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麻醉科刘小龙副主任医师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李燕南主任带领杜书军副主任医师、吴剑强主治医师、郭琦杰医师展开手术,术中见股骨颈基底部及大粗隆粉碎性骨折,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换上人工股骨头、复位髋关节,仅1个小时完成手术。

李燕南主任指导奶奶勇敢站起来
术后24小时,张奶奶在助行器辅助下迈出关键一步。这一看似简单的动作,是现代骨科医学的胜利宣言。对比传统治疗动辄数周的卧床期,这种超早期的康复模式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更颠覆了“高龄禁术”的认知。
03莫让“最后一摔”成生命终点
事实上,许多高龄患者因惧怕手术风险选择卧床,最终被并发症吞噬生命。数据显示,约35%的患者髋部骨折后无法恢复独立行走,25%要长期护理,6个月死亡率达10%-20%,1年后升至 20%-30%。
广东祈福医院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证明即使是年近百岁的老人,也能通过科学治疗重获生活质量。这一突破不仅为个体带来生机,更为老龄化社会提供了医疗范本——摔倒不是终点,专业医疗才是生命的延续。
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4岁患者走出手术室,到97岁超高龄奶奶术后第二天下地,
骨伤科团队始终以技术为盾、以仁心为矛,为高龄患者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让更多老年人放“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