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了两次,还是复发了。与“大脑杀手”脑部胶质瘤对抗6年,29岁的小马再次坠入癌症深渊:两次复发后,因病灶位置凶险,被多家医院告知无法再行手术,只能看着癌细胞如蝼蚁般侵蚀自己的大脑?
绝处逢生!在广东祈福医院,全球新型亚毫米级精准放疗设备——M6型射波刀助她穿透手术禁区。
抗癌6年,29岁的她何去何从?
2017年夏天,23岁的小马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迎接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然而,对于小马而言,她的“转折”却来得措不及防,一份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通知书,让她突遭“晴天霹雳”。所幸,经手术及辅助放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但病魔并没有就此放过小马,战战兢兢度过6年后,2023年5月,小马再次出现头晕、双侧眼睑无法上抬等症状,最不愿意看到的复发结果还是出现了:病灶由原来的低级别脑胶质瘤发展至恶性程度最高的Ⅳ级脑胶质瘤——恶胶质母细胞瘤,并向周边转移。小马不得不再次接受开颅手术,但由于病灶位于脑部重要功能区,癌细胞无法清除干净,两三个月后肿块便又“卷土重来”。
“期间我跑了广州、深圳、上海的很多医院,换了各种化疗、靶向治疗方案,吃过中药,扎过针灸,效果都不太理想。”小马表示,多年的抗肿瘤经历让她几乎成了“半个专家”,她也开始关注前沿的治疗手段。
入院前颅部MRI影像
绝处逢生,
“隐形手术刀”穿透手术禁区
偶然的机会,小马从新闻上看到,广东祈福医院2023年初引进全球新型亚毫米级精准放疗设备新M6型射波刀(CyberKnife),放疗中心主任刘秋华教授曾用射波刀治疗过数千例脑肿瘤患者,这个消息给了小马无限的希望。
2023年11月,她来到广东祈福医院放疗中心,影片下,肿瘤如蝼蚁般侵蚀她的大脑组织,周边多处水肿,硬膜下积液,中枢神经受压迫,连闭眼这样的小动作小马都无法自如完成。
针对小马的病情,放疗中心组织了多学科(MDT)讨论,制定周密治疗方案:通过射波刀做单次大剂量照射,破坏肿瘤细胞DNA,以缩小肿瘤组织。治疗过程中,小马只需平躺在治疗床上、固定头部,再由射波刀自动比对肿瘤位置,从5000条射束方向中选择最佳角度,对颅内肿瘤进行全方位照射治疗,总体平均误差不超过0.5毫米,不开刀不麻醉全程无痛感。5次治疗下来,小马身体无明显不适,出院后再辅助免疫+靶向治疗。2024年1月底,小马准时来院复查,经头颅磁共振检查,原来核桃般大的肿瘤缩小许多,各种不适症状减轻,双侧眼睑终于可自行上抬。
M6型射波刀
射波刀,
开辟脑肿瘤无创治疗新方向
刘秋华教授介绍,众所周知脑胶质瘤十分刁钻难治,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错融合,想通过手术把肿瘤切除干净非常困难,传统放疗设备均匀分布的射线对脑胶质瘤的杀伤力可能也会“打个折扣”,容易出现残留复发等问题。
当手术不能干预或不能二次放疗时,射波刀治疗是强大优越的替代治疗方案。它可以亚毫米精度,提供精确照射,在全程图像引导下避开脑部敏感区域和正常组织,更大限度地保护健康脑组织,在无创、无痛、无麻醉中完成治疗。患者只需要躺在治疗床上,每次约照射30分钟左右,只需要照射3-5次即可,一周内可完成治疗,门诊治疗随治随走。
射波刀治疗脑瘤和脑转移瘤有以下优势:
♦ 无需手术无创伤性,无需头架固定
♦ 亚毫米精度,向肿瘤提供精确剂量照射
♦ 实时同步追踪肿瘤运动,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 无需中断化疗周期或免疫治疗
♦ 过程轻松,治疗结束后可继续正常生活及活动
♦ 之前接受过SRS治疗或脑部放疗的患者可适用
放疗科
放疗科以“精准放疗”为学科特色,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医师、物理师、技师、工程师、护士组成,核心成员长期从事放射治疗和肿瘤综合治疗工作,且均在全国著名的放射治疗中心工作或进修学习。科室聘请国内著名的放射肿瘤学专家崔念基教授担任科室的特聘专家。科室实行单病种规范化管理及多学科个体化综合诊治(MDT)原则,为患者获得最佳疗效及良好生活质量、切实保证患者利益打下基础。科室配备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立体定向放疗设备M6型射波刀(Cyberknife)、最先进医用直线加速器(瓦里安 VitalBeam)、大孔径模拟定位CT(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Macromedics一体化集成定位系统及Sun Nuclear质控系统等设备。目前可开展适型调强放射治疗(IMRT)、容积弧形动态旋转调强放疗(VMAT/RapidArc)、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放射外科(SRS)、立体定向放射消融术(SABR)、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等国内外放射治疗主流技术。对鼻咽癌、头颈部肿瘤、脑胶质瘤、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膀胱癌等开展同步放化疗,对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进行辅助放疗,对儿童肿瘤、肝癌、早期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脑动静脉畸形、垂体腺瘤、脑膜瘤等进行放射外科治疗。同时,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与化疗、热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等相结合,并根据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应用,使患者获得最好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毒副反应。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编辑:潘增丽
审核:刘秋华 邓恒 鲍丹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