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视频
当医生的一些品质,是必须永远持有的。周颖玲认为,作为医生,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勤奋和肯干,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作为广州第一批接受正规训练的医学院毕业生,周颖玲初来省医便遇到第一任主任给的“下马威”,设立了种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考验,这反而激发了她的拼劲和小宇宙。高强度的系统训练之下,23岁的她,成为了中国心血管领域最年轻的得奖医生。
“然而,荣誉不是最重要的,实力和能力才是。”周颖玲强调要有和自己竞争的意识,促进自己的提升。“我很感恩在省医心研所的岁月,老专家们不论多艰难都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的精神,我一直牢记在心并传承下去。”
周颖玲的四字秘诀1:永不放弃
曾经有一位女病人,现在已经是周颖玲的老朋友了。90年代,当她第一次因为胸口痛来看病时,周颖玲就发现她的左主干有50-60%的堵塞。周颖玲就千叮万嘱她的先生,一有异常马上送来医院,并督促他学会心肺复苏。没隔多久,病人在晾衣服时心痛倒地,送来时已处于非常紧急的状态。周颖玲一边请示上级,一边和另一位主任一起,轮流给她做心肺复苏。
回忆起这一幕,周颖玲称,永远忘不了病人女儿喊妈妈时的声音和眼神。神志尚未清醒的女病人听到后,无意识地把头转向了女儿,这让周颖玲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坚信当下的努力是非常有效的。“没到一条直线,就绝对不要放弃!”3小时后,显示屏上的心跳曲线重回正常。
随后,周颖玲凭着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勇气,抱着0.1%的成功率,为病人施行了省医第一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介入手术。术后在患者身旁守护了整整36小时才放下心来。
永不放弃来自于担当意识,而担当源于基本功和经验。曾一位17岁的茂名孩子小涛因为反复发烧,转诊到省医心研所心内科。患了严重心内膜炎的小涛,由于左侧额叶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昏迷了过去。周颖玲迅速组织科内讨论会诊,紧急为孩子做了脑部手术。术后脑出血仍未停止,爸爸说,周医生我们撑不住了。
周颖玲再三请家人相信她,向他们说,假如真有困难,可以先为他们垫付。爸爸被周颖玲的信心感动,“周医生,你坚定我就坚定。”脑出血止住后,小涛接受了二尖瓣赘生物的清除和整形,顺利康复出院,入读大学走上健康的人生路。
早交班会议上的探讨
周颖玲的四字秘诀2:善于思考
周颖玲认为,如今先进的仪器多了,技术发达了,但值得警惕的是,医者的思考能力反而倒退了。键盘输入的病历,反不如手写那么有利于思维的严谨性。
当医生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曾经看到一位住院医生为心脏病患者下的手术建议,周颖玲感到存疑,便亲自去病人床前看他的状态问询他的生活习惯。发现只是因为嗜酒导致的心脏问题,保守治疗即可,使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不止一次,在为患有心脏疾病的孕妇制定诊治方案时,第一时间考虑这个方案会否影响以后的怀孕和生活。做足一切问诊功夫后方作判断,为病人设身处地的着想,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和没必要的经济负担,是周颖玲向来的宗旨。
周颖玲的四字秘诀3:保护医护
医院管理讲求逻辑思路和知识架构,同时也离不开“情”字。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分院担任院长时,面对台风天的沉着应对,是周颖玲为人所知的故事,那背后还有一些小插曲:当时她让妇产科逐个通知在医院建档的、28周以上的孕妇,建议全部提前住进医院,完善特殊情况下孕妇随时分娩的应急预案。还和工作人员一起与台风赛跑,加固医院的所有防护措施,一方面保护了病患,更重要的是减少医护人员在台风天的冒险和受苦受累的情况,更安全地工作。
早上周颖玲带队查房
周颖玲的四字秘诀4:体系受益
一个人行医只能救一小部分人,建立一个体系则能培育更多的专家,救治更多的生命。这是周颖玲一直以来的信条。
全生命周期,是周颖玲任珠海市政协常委委员时,在2021年的珠海两会上提出的健康管理理念。根据“生、老、病、死”四个阶段分别进行“健康管理、医疗医药、康复智能、养老养生”等健康管理。因此临近退休之年的周颖玲,欣然接受加盟广东祈福医院。周颖玲称,祈福医院搭建的以患者为核心的全人全链条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与自己的理念不谋而合。“国家三甲中西医结合、连续七次通过国际JCI认证,这么好的平台和体系,在中国的民营医院里都算凤毛麟角。”
周颖玲很感谢这个机会,发挥余热之余,探索规范化的公立管理经验如何运用于民营医院,公立与民营如何才能起到最好的互补作用,让百姓真正受惠。担任常务院长以来,周颖玲依然秉持亲力亲为、扎根基层的工作态度和拼劲,带着团队逐个病房查房,走遍医院每个角落每个流程查找问题。短短半年间,医院在规范化管理和员工凝聚力方面都收到了较明显的成效。
周颖玲的四字秘诀5:屋里屋外
周颖玲有一句非常出圈的“名言”:“我就是这样的人,看着屋里也同时看着外面,看着现在也看着未来。”回首自己38年的从医生涯,她觉得,好的东西就要坚持,持续下去才是最艰难的。用发展的、正能量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事物。正能量的思考才会带给患者最好的救治,帮助他们得到最好的康复。正能量的态度才可以让患者和医院共同营造更和谐的医疗环境。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