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则关于酒精的辟谣微信请收好了
近日,世界医学界权威学术刊物《柳叶刀》发表了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的最新分析数据,数据主要统计来自1990-2016年间195个国家和地区(年龄在15-9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694个关于个人和人群的饮酒量,以及592个关于酒精摄入风险的研究。研究组给出的结论是:酒精是导致全球15-49岁男性死亡的头号杀手,喝酒并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当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不存在!也就是,饮酒的安全剂量为零,喝一点对健康都有害。
也就是说,滴酒不沾才最有利于健康。
白酒不行,那喝点红酒总该可以吧?还真不行,无论黄酒、白酒、红酒主要成分都是乙醇(酒精),其在人体代谢累计的产物乙醛,都有增加患癌的风险。2017年世卫组织将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同年11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一则声明显示:41%的口腔癌、23%的喉癌、22%的肝癌、21%的食管癌、16%的乳腺癌(女)、13%的结直肠癌都和饮酒有关。
为了身体健康,还是不喝为妙。
2016年全球有约280万人因饮酒致死,中国就有超过70万人因饮酒而死,中国因酒精导致死亡的数据居全球榜首。据统计分析,喝一杯酒(相当于1个标准饮酒单位,其定义是:约13-15克酒精),就等于少活18分钟,如果一年内每天摄入 10 克以下纯酒精(相当于一杯啤酒),就会增加罹患23种与酒精相关疾病的风险0.5%,摄入20克纯酒精,就会增加至7%,也就是说,喝得越多风险越大。
不过,也有研究数据证明,适度饮酒能降低冠心病和女性糖尿病的风险,曾一度各种媒体宣传适度饮酒有利于健康,使世界各地的酒友找到了理论依据。事实如此吗?目前得出这些结论仅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影响因子较多,并不可靠,且无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是酒精本身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当然也有研究不支持上述结论;还有如何适度?不同的个体如何定量?归根到底就算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益,但对比其带来的风险,真是微乎其微。酒精被列为15-49岁人群的头号“杀手”,不存在什么安全摄入量,无论摄入酒精多高或多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滴酒不沾。
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和扑动,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酒精性心肌病。
癌症: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喉癌、口腔癌和鼻腔癌。
骨髂: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增加。
其他疾病:酒精导致的肝硬化、糖尿病、癫痫、胰腺炎等。
传染病:下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
酒精所致的伤害:精神障碍;酒精成瘾;外伤,交通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