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女排前国手、原河南女排队员霍萱10月31日突发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去世,年仅28岁,令世人唏嘘不已。心梗猝死呈年轻化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广东祈福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王有介绍,最近全国都慢慢步入了冬季,随着季节的交替变更,人体的血管还会随之发生收缩、扩张的生理变化。因此,冬季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尤其需要警惕。
从临床案例分析来看,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发,二是一天之中上午多发。事实上,早有研究发现,急性心梗发病与时间和季节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更为明显。研究指出,早晨5点至6点之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最低,7点至8点会增加到2倍,而8点至9点则是5点至6点的3倍,被称为急性心梗发生的“魔鬼时段”。
要避免心肌梗死引发的严重后果,平时就应该警惕它的危险信号,一般来说,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做好应对措施,王有主任建议市民们先了解心梗有哪些早期症状:
1、疼痛加重
疼痛是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之一,多发于清晨、夜间,如果在休息时突然心前区疼痛,则高度怀疑属于心梗的先兆。
2、心绞痛加重
心梗的病人大多有心绞痛病史,假若心绞痛在近一个月内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之前更加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范围越来越大,这个时间则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3、恶心呕吐
少数病人在心梗发生前的疼痛不能得到缓解时,会诱发一系列的全身症状,例如:大汗、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如果疼痛并伴有这些症状存在时,多数属于心肌梗死前的状态。
4、全身乏力
部分心梗病人在发作前没有其它不适,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等症状,如果不加以控制并呈进行性加重。当发现上述类似症状,则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如果能及时认识到这些发病信号,及早处理,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王有主任温馨提醒,如果家中有人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首先不要惊慌,保持镇静,让病人立即卧床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快吸入氧气,并立即通知附近设有胸痛中心的三甲医院前来救助。
广东祈福医院胸痛中心是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的快速诊疗通道,重点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由于急性心梗随着血管阻塞时间延长,心肌坏死面积不断增加,所以要求抢救过程必须争分夺秒。为尽快开通心梗患者阻塞血管,广东祈福医院胸痛中心组织急诊、心血管内科和ICU合作,患者可直接抵达导管室接受微创手术,开通阻塞血管,这一创新模式较传统医疗模式可节省数小时的抢救时间。广东祈福医院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已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