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会认为,成年人压力大,得心理疾病的概率更高。恰恰相反的是,目前心理门诊就诊者中,各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占了约八成。”在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从事多年临床、科研工作的林勇强透露,该群体的抑郁、焦虑增多,有的甚至进展到自残阶段,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学业、家庭关系和个人人际关系领域。
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林勇强表示,目前,他所在的祈福医院神志病科(心理科)团队,正计划开展医、教(教育系统)联合干预,让学校发现的有较严重抑郁、焦虑情绪的孩子,及时无缝对接到医院接受治疗。
记者看到,刚刚启用的广东祈福医院神志病科(心理科)病区,首期设置病床超50张。区别于通常的病房,该病区设封闭式病区(针对重症患者)和开放式病区(针对轻症患者)。
林勇强认为,学校在应对一些重症,尤其是需要治疗的患心理疾病孩子方面能力不足。这时候,如果及时转介到专业的精神心理治疗机构,而不是将这些孩子推回家庭、社会,更能够保障治疗效果。
<span style="color:#333333;font-family:" font-size:20px;background-color:#ffffff;"="">目前,林勇强所在的专业精神心理医护团队与学校、社区进行了沟通,并无缝衔接。未来,他们将继续探索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的有效手段,定期对青少年群体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开通“诊疗-干预-转介”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