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zl.39.net/a/190806/7363293.html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肿瘤总是高发于中老年群体,和年轻人似乎搭不上边。而18岁的小冯,本应和其他同龄人一起参加高考,却被纵膈肿瘤这一“重型炸弹”阻挡了前行的高考道路。
及时进行肿瘤手术,成功移除“定时炸弹”

“患者最先是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就诊,经过穿刺活检及抽血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明显增高,确诊为恶性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由于肿瘤巨大,与心脏及大血管关系密切,直接手术难度大,还可能影响总体治疗效果。患者被安排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了4次术前辅助化疗,虽然肿瘤标志物明显下降,但肿瘤体积继续增大,疗效评估存在不确定因素,决定尽快做手术,以免肿瘤继续发展。”彭主任说。

纵膈肿瘤发病,没有任何征兆?
据了解,小冯由于参加高考,学习压力过大,平时体育锻炼的机会很少,因此在肿瘤被发现前,未觉察任何异常。作为市民该如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纵隔肿瘤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早期常无症状,肿瘤长大后,压迫临近心脏、大血管、气管及食管,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及吞咽困难等症状,恶性肿瘤外侵时可引起胸痛。”彭秀凡主任说,“如果小冯平时保持适当运动,例如跑步,打球等,或许因胸部不适等症状而早点发现。早发现、早治疗,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效果。”
纵隔肿瘤可发生任何年龄,年轻患者很多见。因此,彭主任建议大家坚持适当运动,发现不适及时检查,同时要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肿瘤治愈率的重要方法。
纵隔肿瘤不易发现,治疗效果如何?
纵隔肿瘤种类很多,总体治疗效果好。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术,许多专家认为:纵隔肿瘤一经发现,不论良性或恶性,均应尽早切除,其真实世界并非如此简单,彭主任有如下建议:
1. 影像资料显示纵隔肿瘤恶性征象明显,且侵犯纵隔内重要器官时,手术风险大,常难以完全切除,应先行活检,明确其组织学特性。先进行手术前辅助治疗,可降低手术风险,增加切除率,提高疗效。
2. 纵隔恶性淋巴瘤非手术治疗(如化疗)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3. 部分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等,对化放疗都敏感,肿瘤巨大时,宜先辅助放化疗再手术
4. 巨大肿瘤压迫重要器官可能出现危及生命情况时,应先手术切除,再辅助治疗。
小冯的治疗正是按上述原则进行的,经过辅助化疗,肿瘤标志降至接近正常,肿瘤整块完整切除且包膜完整,术后1周内,甲胎蛋白降到正常范围内,预计疗效会很好。
预防肿瘤,需从日常生活做起
包括纵隔肿瘤在内的许多肿瘤发病病因还不清楚,所以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上工治未病,那如何降低肿瘤发生呢?这几个tips需要注意:
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吃腌制品,不吃过热过硬食物,应该每天每餐都保证一定的蔬菜水果摄入量,同时可以多吃一些“抗肿瘤果蔬”,如木耳、蘑菇、芦笋等。
熬夜是身体免疫力下降的一大关键因素。据相关调查显示,许多患有肿瘤的人都具有长期熬夜史。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让肿瘤有机可乘。
严格戒烟,抽烟会身体内多个系统造成损伤,与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不喝或少喝酒,酒精伤肝,长期大量饮酒与肝癌等恶性肿瘤发病相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适当的运动,保持乐观心情,相对可以减少罹患恶性肿瘤的机会。
调查显示,空气污染、食品污染及生活环境各种污染均会增加肿瘤发病机会,我们应该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清新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