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717514682128663048/
53岁的梁女士经历两次“生死”,终于摘掉4个定时炸弹“嗜铬细胞瘤”。据悉,暨南大学附属祈福医院肿瘤中心二病区彭秀凡主任为了摘掉这四个定时炸弹,多学科联合共同努力,经过近1个月准备分2次手术,成功摘除双肺4个嗜铬细胞瘤。
家住广州南沙的梁女士,7年前因为高血压晕倒被查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外院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病理诊断为恶性嗜铬细胞瘤。梁女士每年都会定期复查,就在去年复查时发现肺部有阴影,经过增强CT检查发现双肺共长了4个肿瘤,经穿剌活检,诊断为继发恶性嗜铬细胞瘤,梁女士及家人寻遍全国多家医院,但求医无果。

“而且梁女士的肿瘤分布于左右两侧肺内,且靠近肺门和大血管,使手术风险增加。一般情况下,嗜铬细胞瘤手术多为单个肿瘤切除,积累的经验较多。梁女士的肿瘤为双侧多个,我们担心切除一个或一侧肿瘤时,其他瘤体反射性释放大量的激素,使得血压波动”。彭主任说。
为了安全,彭主任团队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主要有三方面:
1、术前仔细多次的检查,准确评估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2、足量口服α受体阻滞剂,预先占领肿瘤所分泌激素的作用位点,使术中肿瘤释放的激素不能发挥作用。
3、病人血管长期处于收缩、紧张状态,因此患者的血容量常不足,术前进行充分扩容处理,使术中血压平稳。
术前准备充分后,彭主任团队先对梁女士进行右侧肺肿瘤切除,术中是对麻醉团队的最大考验,麻醉科赵晖主任亲自挂帅,组织最强队伍为患者实施麻醉,同时还安排了心血管内科及ICU专家手术室内保驾护航,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完整切除,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据彭主任介绍,嗜铬细胞瘤为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嗜铬组织的肿瘤,发生于肾上腺者称为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外者称为副神经节瘤,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常为恶性肿瘤,其生物学特性主要分泌儿茶酚胺。对身体主要危害是可导致恶性高血压、心衰、脑出血等危及生命。恶性嗜铬细胞瘤还具有恶性肿瘤的特性,应按恶性肿瘤进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