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源:番禺日报
小儿外科主任俞钢在为术后的宝宝做检查 梁建勇摄
祈福医院成功为一名1650克患先天性肠闭锁新生儿进行微创手术□本报记者 梁建勇 通讯员 李 梅
近日,祈福医院出生了一名只有1650克的早产儿“心心”,其患有先天性肠闭锁,一直无法进食,腹部肿胀,小生命受到威胁。最后,经过祈福医院多科医生的通力协作,早产又低体重的“心心”在出生后5天即做了微创手术,不日即将康复出院。该院小儿外科主任俞钢主任医师提醒孕妈,一定要规范产检,发现问题后及时明确诊断,以保障妈妈及胎儿的健康。
检查发现肠闭锁
宝宝早产低体重
一个多月前,王女士在祈福医院产检时发现胎儿肠管扩张,怀疑先天性肠闭锁。祈福医院立即组织B超室、产科、新生儿科、小儿外科进行会诊,明确诊断,并为她制定了全流程(包括产前、产时、产后)的风险管理方案。
3月15日,仅32周的心心在祈福医院产科出生,体重仅1650克,属低体重儿,立即被转入新生儿科,进行保暖、禁食、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的治疗,为手术做准备。
多科协作
成功实施微创手术
出生5天后,小儿外科俞钢主任带领团队与麻醉科团队通力协作,为心心进行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发现患儿只有筷子粗的肠管,在闭锁前端已扩张为3厘米,而闭锁后的肠管直径却仅为0.5厘米,切除闭锁段肠管后,俞钢主任小心地将两段肠管吻合起来,仅用4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
手术顺利过关,但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随时可能出现,不能掉以轻心。在新生儿科医务人员24小时密切监护和精心护理下,心心顺利度过了感染关、营养关等。手术后10天,心心解出了人生的第一次“粑粑”,所有人为之高兴。现在,心心的体重已增至2170克,不日即可出院。
新生儿呕吐不排便
警惕肠闭锁
据了解,先天性肠闭锁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1/5000,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中的发病率仅位于先天性肛门闭锁之后。其病因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发生肠扭结、肠套结、内疝气或肠系膜血管障碍等疾病,使某一段肠道发生坏死,但因胎儿在子宫内处于无菌状态,因而不会造成致死性的腹膜炎,肠子自行愈合后就会造成小肠闭锁的现象。该病可发生于肠道任何部位,但以回肠最多见,十二指肠次之,结肠罕见。俞钢提醒,家长若发现新生儿出生后无法正常吸奶、呕吐、腹部持续胀气,出生24~36小时内无正常胎粪排出,就要及早就医检查。
提醒
准妈妈们要规范产检
俞钢主任指出,胎儿若有肠闭锁,准妈妈通常会有羊水过多的情形,这是产前检查重要的线索之一。如果胎儿十二指肠闭锁的话,则约有1/3会合并唐氏症,需进一步利用羊水检查,提前预知胎儿的染色体是否正常。俞主任提醒孕妈们,胎儿的结构异常于孕24周即可检查出来,建议准妈妈们一定要规范产检,发现问题后及时明确诊断,寻求专业的处理。过去,在发现胎儿罹患先天畸形后,有些妈妈会选择人工流产;但是,现在通过胎儿一体化管理模式,一旦发现胎儿有异常状况,及时进行风险管理,给予全流程的治疗方案,产后及时外科干预,尽早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保障妈妈与胎儿的健康。
原文链接:http://pyrb.dayoo.com/pc/html/2018-04/18/content_6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