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番禺日报
结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广东祈福医院消化内科宋鸿主任说,结肠癌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如果能在早期发现,正确治疗后,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是治疗的最关键因素。那么,怎样才能早期发现结肠癌和癌前病变呢?宋鸿建议市民应该定期做结肠镜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有肠息肉史、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如离婚、近亲属死亡等)、腹部有肿物、消瘦、贫血原因不明和家族肿瘤史等的人群。
结肠镜是对整个结肠,一直到盲肠的内窥镜检查,这项检查同时也可以进行癌前病变(息肉)和早癌的切除。国外有研究发现,得益于结肠镜检查,结肠癌的发生率可以下降75%,可以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对于筛查结肠癌的最佳起始年龄,不同人群年龄要求不同。对有腺瘤性息肉(FAP)家族史和有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HNPCC)家族史者,最佳起始年龄为20岁左右;而无家族史者,可从40岁开始筛查。尤其对于50到60岁的人群,结肠镜是最有效和最符合费用效益的结肠癌筛查手段,但不推荐对筛查结果一直为阴性的75 岁以上人群和所有85 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有结肠息肉的病人需要进行全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的息肉,在息肉取出后的3年内仍需要复查结肠镜,如果正常,则以后每5年进行一次。
据宋鸿介绍,如果一级亲属中有一名年龄小于60岁,或者两名以上任何年龄患有腺瘤性息肉或结肠癌,则从40岁开始应该每五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患者,一般第一次检查需要在12岁进行,如果发现有结肠息肉,要进行息肉摘除;如果没有息肉,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对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家族成员,第一次肠镜检查应该在18岁后进行,然后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宋鸿提醒市民,结直肠癌早期无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尽早去医院做结肠镜筛查:排便习惯改变,例如腹泻、便秘、大便变细,并且持续超过几天;持续便意,欲排未尽;大便带血,颜色发暗;腹痛;时常感觉无力和疲劳,以及消瘦等。(梁建勇 李梅)
原文链接:http://pyrb.dayoo.com/pc/html/2017-08/23/content_6_6.htm
原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