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老人报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李彩玉
指导专家
刘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张叔今年56岁,去年刚被查出来有糖尿病,一直都按医生的建议晚上睡前吃药。最近女儿给他买了个血糖仪,张叔随即在上个星期的某个早上起床的时候测了一下,发现血糖有点高,又连续测量了几天血糖一直高居不下,这可让张叔有点摸不着头脑,为啥自己严格按医生的建议吃药,血糖还是这么高,是不是药量不够?还是要换其他降糖药?
黎明现象作怪,调整用药或加餐
有少数糖尿病病人在上半夜的血糖控制得很理想,但在下半夜开始,血糖逐渐升高,导致清晨时空腹高血糖,这种现象被称为糖尿病的黎明现象。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峰表示,之所以出现黎明现象,是由于健康人体内在清晨阶段会分泌出较多的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激素等,健康人对血糖有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可以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而糖尿病患者的这种调节能力下降或基本消失,就会引起血糖升高。
“发生这种现象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服用作用时间段的药物,而应该使用长效的控释剂或缓释剂;已经使用这类方案的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用量。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如果出现这样的现象,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改用长效胰岛素。”刘峰提醒。
晨起高血糖,有时是用药过度
有些糖友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测血糖发现高了,就觉得是不是药效或者药量不行,产生“换药、加药”这样的想法,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而危险的。刘峰提醒,有些糖尿病病人早餐前高血糖,在夜里其实是低血糖,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
“发生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苏木杰现象’,一般在住院的时候医生会在凌晨三点为病人检测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或接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则可诊断为低血糖),则需要观察后判断。有些糖友此时如果错误地判断为药物用量不足而加大夜间或晚餐前的药物剂量,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刘峰解释,容易发生苏木杰反应的糖友,反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前一晚的药量,从而避免苏木杰现象的发生。
此外,刘峰建议,发生“苏木杰现象”的糖友,尤其是使用预混胰岛素的糖友,在坚持糖尿病一般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可适当地增加餐次,在晚上临睡前的一个小时左右应加餐1次,可少量吃些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份量为50克左右,大概是一个鸡蛋,但要注意所吃的这餐热量要算在一天的总热量中,也就是说其他餐要少吃点。
链接
“苏木杰现象”知多点
糖尿病患者如果经常发生早上起床后血糖升高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的表现辅助判断是否是“苏木杰”现象,以争取正确的治疗方向。
(1)经常晨起感觉头痛、恶心;
(2)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
(3)患者体质消瘦,糖类摄入又过少;
(4)尿常规检查,尿糖和尿酮体波动幅度大;
(5)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
原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