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控制血压,是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但是,由于人们对高血压认识的不足,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
5月14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走出高血压认识的误区。那么,人们对高血压认识的误区都有哪些?正确的认识应该怎样?让我们来听听广东祈福医院心病科王有主任的介绍。
高血压病人并非都需要用降压药。对于早期发现血压略高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无症状,不存在危险因素和心脑血管、肾脏靶器官损害,也没有糖尿病等合并疾病的患者,可先采用适当休息、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改变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以及辅以镇静剂等综合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一部分病人的血压可以恢复正常,即低于140/90毫米汞柱。若如此经过1至3个月,血压还不能达标,这时才考虑使用降压药。
临床上,一些患者用药凭感觉,不难受不服药,然而,当感觉有异常再测血压时,才发现心、肾、脑及血管已有损害,有的甚至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突发中风、心肌梗死等。这就警示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不能凭感觉,应该按照客观指标,血压值及心、肾、脑、血管损害的客观检查结果,严格遵医嘱用药,认真服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乃至理想水平(低于120/80毫米汞柱)。
有些患者一听说自己血压高,就希望快速把血压降下来,然后再服药维持正常血压。殊不知,这是非常危险的。对于一些动脉硬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衡的老年人,降压过快有可能会出现脑缺血等严重问题。
有些患者开始用药后血压达标了,就很少再监测血压,这也是不对的,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降压药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好多种,不能因为别人用着效果好,就认为对自己也有效,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有些人担心降压药长期服用会产生耐药性,因而经常换药吃,这种做法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如原有降压药效果不明显了,应征求医生意见。
在世界高血压日来临之际,广东祈福医院心病科高血压门诊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醒人们关注血压,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重视高血压的早期检测和预防,减少高血压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广东祈福医院高血压门诊对患者实行三级管理,根据患者的危险等级,进行相应的药物、生活、运动、饮食营养等规范管理,让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降低住院频次。